力帆骗补拖累利润直减逾亿 转型之路步履维艰

车聚网 转载 5610 2016-10-13

11_副本1.jpg

继五家新能源客车企业骗补被财政部对外披露之后,首家新能源乘用车骗补的面纱也被扯下。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力帆股份”)10月9日晚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下称“力帆乘用车”)近日收到财政部下发的《财政部关于重庆力帆乘用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处理决定》。中央财政对力帆乘用车2395辆不符合申报条件的新能源汽车不予补助,并取消力帆乘用车2016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拨资格。

12_副本.jpg

与此前财政部公布五家新能源客车企业骗补的手法有所不同,力帆乘用车主要是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方面存在虚报。据财政部组织检查组对力帆乘用车2013年至2015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检查的结果发现,力帆乘用车申报2015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中,有1353辆车电池芯数量小于公告数量,与《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不一致,1328辆车电池单体生产企业与《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不一致,扣除车辆重复统计因素,共计2395辆不符合申报条件,涉及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14亿元。

力帆股份称,取消力帆乘用车2016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拨资格及对2395辆新能源汽车不予补助,不影响力帆乘用车2016年度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在销售后继续依法申请取得新能源汽车补贴,但在短期内上述补贴拨付方式的调整对力帆乘用车会产生一定资金压力。此外,将可能导致力帆股份对自2015年始至2016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及税前利润等主要财务指标进行追溯调整,其中对2015年度营业收入及税前利润涉及减少约为 4689万元,对2016年度营业收入及税前利润涉及减少约为6719万元。

由于传统燃油汽车竞争加剧,作为自主品牌的力帆汽车近年来在市场表现并不尽如人意,销量以及利润呈现下滑的趋势。

今年上半年,力帆股份营业收入50.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2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8亿元,同比下降12.84%。而骗补的后果将进一步导致利润的减少。不仅如此,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将令力帆股份朝新能源汽车转型的道路上蒙上一层阴霾,让其新能源发展战略实施步履维艰。

泰博英思(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汽车行业总监孙木子10日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称,力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尚未完全建立独立的研发体系,但急于求成并走上骗补的歧途,带来的后果将很严重,将可能导致其欲借新能源汽车扳回一城的计划前功尽弃。孙木子指出,力帆骗补的行为还是非常明显的,在2015年之前,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还是个无名小卒,基本上没有太大动作,但在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井喷”,其中又过于集中于12月销售,极其不正常。第一财经记者查阅力帆股份的公告发现,力帆股份在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4874辆,同比增长近18倍,而在去年12月销量高达8054辆,占比超过50%。

针对疲软的乘用车业绩,力帆股份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押注新能源汽车,希望借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弯道超车。2015年被视为力帆股份转型的关键一年,将以前所未有的大投资修建“能源站+换电”方式,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并于去年公开发行募集的资金不超过52亿元(含52亿元),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智能新能源汽车能源站项目、智能新能源汽车60亿瓦时锂电芯项目、30万台智能新能源汽车电机和电控项目、30万台智能新能源汽车变速器项目、智能新能源新车平台开发项目以及偿还部分公司债券及银行借款。今年2月,力帆股份根据该公司新能源战略发展规划,为了加快在该产业领域的布局和建设,决定由公司的下属控股公司力帆乘用车以自有资金9亿元对全资子公司力帆集团重庆万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万光新能源注册资本将从2000万元大幅提高至9.2亿元。

孙木子分析指出,骗补导致的后果,不仅直接导致力帆的利润要刨除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还致命的是将影响到该公司新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例如在电池上虚报,将令其运营风险增加,信用也会受影响,一些已与力帆签订新能源车采购合同的租赁企业可能会退掉新能源车或订单。

“在过去十多二十年里,民营车企只有吉利、长城以及比亚迪在汽车市场站稳脚跟,这些民营车企目前都加快在新能源汽车布局,欲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弯道超车,而力帆本来也有机会扳回一城,但骗补将令其步履维艰。不过,力帆在传统燃油车出口市场上还是有竞争力,近几年排名前三,看其未来能否在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上有所突破。”孙木子说。

目前,力帆股份新能源汽车生产以及销售还是受到一定影响。其中,7月产量为166辆,销量为98辆。1~7月该企业新能源汽车产量为2470辆,同比下滑44.69%。


 


相关新闻